CCCI未来教育|学科+双创,学科创新和学科应用价值的双向引擎
UFEI大学未来教育指数报告系列(五)
学科双创活跃度
学科+双创,
学科创新和学科应用价值的双向引擎
大学未来教育指数(University Future Education Index)之学科双创活跃度指标,通过大学生参与学科创新思维训练项目和学科应用价值探索与创业实践,综合反映大学基于自身学科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度和学生参与的活跃度。
一、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十大学科
据UFEI学科双创活跃度指标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共计39575项双创训练计划,其中“双一流”建设大学共计14864项,占比37.56%。
在“双一流”建设大学中,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前十个学科分别是:1 计算机科学技术、2 管理学类、3 电子与通信技术、4 机械工程、5 化学、6 经济学、7 材料科学、8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9 生物学及生物工程类、10 物理学。
学科创新创业活跃度排名第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有1137个创新创业项目,学科创新占比约8%,该学科领域双创最活跃的十所大学分别是:1 西北工业大学、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 中南大学、4 电子科技大学、5 华北电力大学、6 华南理工大学、7 吉林大学、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 四川大学、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双创活跃度排名第二位的学科是管理类学科,共有959项创新创业项目,学科创新占比约6.5%,涵盖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该学科领域双创最活跃的十所大学分别是:1 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 中南大学、暨南大学,3 吉林大学、安徽大学,4 上海财经大学,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 华中农业大学,7 河海大学,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9 天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双创活跃度排名第三位的学科是电子与信息工程,共有852项创新创业项目,学科创新占比约5.7%,该学科领域双创最活跃的十所大学分别是:1 电子科技大学、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 西北工业大学、4 吉林大学、5 华北电力大学、6 南京大学、7 哈尔滨工业大学、8 大连理工大学、9 西安交通大学、10 安徽大学。
二、学科双创活跃度最高的十大院校
中南大学在学科双创活跃度方面领跑全国高校,2018年报送教育部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共计608项,涉及40多门学科领域创新创业训练,参与学生群体多达2617人。其中,电子信息类的学科创新项目最多,约占比20.6%;其次是医学类学科创新,项目占比约17.3%。
据UFEI学科双创活度指标数据监测显示,全国学科双创活跃度最高的十大院校分别是:1 中南大学、2 西北工业大学、3 吉林大学、4 四川大学、5 厦门大学、6 武汉理工大学、7 华南理工大学、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 哈尔滨工程大学、10 西安交通大学。
从学科双创活跃度排名较前的高校分别来看,相较于北京、上海、天津,中部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等大学反而更加活跃,学生参与热情更高。例如西北工业大学排名第二位,涉及学科创新创业项目438项,参与学生2022人;排名第三位的吉林大学,涉及学科创新创业项目397项,参与学生1340人;排名第四位是四川大学,涉及学科创新创业项目300项,参与学生1238人;另外一所学科创新创业参与人数超过千人的是厦门大学,共计240个项目,1101人参与。
从区域均值情况来看,北京地区大学的学科双创项目平均数量约84项,平均学生参与人数约320人;天津和上海的这一数据情况分别是:天津地区大学学科双创项目平均数量约67.5项,平均参与人数约315人;上海地区大学学科双创项目平均数量约92项,平均学生参与人数约324人。
三、基于优势学科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从大学学科双创活跃度排名来看,虽然北京地区大学学科双创活跃度低于陕西、湖南、四川等地某些大学,但从学科创新创业的深入程度和质量程度来看,北京地区大学的优势仍然明显。
清华大学共计开展81项学科双创训练项目,充分依托清华优势学科资源,如A+学科机械工程相关16个项目、A+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11个项目等等。
北京大学共计开展107项学科双创训练项目,其中A+学科化学类项目11个,A+学科物理类项目9个,A+学科基础医学类项目7个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基于其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A+优势学科,共计开展108项学科双创训练项目。
学科创新是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同时也是大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根基。创新与创业不仅仅是活跃的头脑风暴和执着的满腔热情,而是切切实实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执行能力。所有的创新与创业,都是基于现实问题和应用需求而开始,以学科优势引领创新创业方向,是大学培养未来人才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及能力的立足之本和独特竞争力。同时,学科创新创业活动也是推动大学优势学科持续发展与学科应用价值探索的不竭动力。
原文转自:大学未来教育指数 University Future Education Index
官方发布平台
CRI国际在线|国广教育·未来教育指数频道
频道网址:http://jiaoxue.cri.cn/future
推荐相关阅读>>
CCCI未来教育|崔新生:以未来工业为价值引擎的大学未来教育变革
CCCI未来教育|创锦赛指标——大学赛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试金石
CCCI未来教育|王保华:大学未来教育评价应建立以“育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标准变革
CCCI未来教育|影响力学科,大学科研的价值坐标与顶尖人才培养的基石
CCCI未来教育|周光礼:大学教育转型和升级应以未来需求为导向
CCCI未来教育|以应用为目标,探究大学科研创新赛道的价值坐标
CCCI未来教育|对标产业发展,看中国大学专业更新与未来人才培养趋势